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9章 举义兵,唐鲁并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元帅,起兵抗清。

    此后,原大明九江道佥事孙嘉绩,杀清庭知县王玄如,起兵于余姚。鄞县生员董志宁,王家勤,张梦锡,华夏,陆宇鼎,毛聚奎,拥原刑部员外郎钱肃乐起兵于宁波。

    浙东之地顿时烽火连连,但浙东抗清,于王彦拥护唐王却有些不同,隆武政权乃是王彦等一批不愿投清的大臣所立,手中有兵有钱,但浙东之地,却是在一部分高官如王彦一般南下,一部分投降清庭后,由一批朝廷生员和中下级官员领导的抗清活动。

    江南之地因为剃发令,义师拥起,几成燎原之势,但各支义军之间却互不统属,有志之士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急需要推举一人,以为抗清盟主。

    时浙东诸人并不知唐王已经就任监国,原尚书张国维和在籍官员陈函辉、宋之普等人商议,认为当务之急,在于迎一宗藩出任监国,以抗清兵,而当时浙东诸王,只有逃到台州的鲁王没有投清,随成为浙江复明势力拥立的唯一人选。

    王彦于温州拥立唐王监国后不久,张国维等人迎鲁王朱以海入绍兴,随于乙丑年八月二十三日就任监国。

    鲁王既立,浙东诸路义军似有打破各自为战之局面,石浦参将张名振,慈溪县沈宸荃,冯元骝,足海知县朱懋华,奉化知县顾之俊等纷纷拥护,或召集义兵,或提供粮草,使得鲁王政权逐渐稳固。

    时方国安部在潞藩降清后,自杭州退至钱塘江岸之东,手下还有精兵万余,亦投效鲁王,成为鲁王麾下两大主力之一。

    另一大主力乃浙江防倭总兵王之仁,其在阿济格陷杭州后,已经降清,但剃发令使江南沸腾,宁波府反清后,清庭官员派使者入王之仁军中,让其出兵镇压,宁波复明势力钱肃乐,则派生员倪懋喜为使者策反王之仁。

    两位负有完全相反使命的使者,几乎同时到达王之仁军中,倪懋喜抵达后,听说头天有位姓陈的秀才上书王之仁,怒斥其降清,被王所杀,但任毅然入见。

    一见面,王之仁曰:“君此来,有大胆!”

    倪懋喜曰:“大将军世受国恩,贤兄常侍(崇祯朝太监王之心)攀髯死国,天下所具瞻,志士皆知其养晦而动也。方今人心思汉,东海锁钥在大将军,次之则滃洲黄将军,石浦张将军,左提右挈,须有盟主,大将军之任也。”

    王之仁连忙制止他说下去,叮嘱道:“好为之,且勿洩。”随让其子带倪懋喜下去歇息,然后接见清史,给其一封回信,“但曰以二十一日至鄞,共议之。”

    清使以为达成使命,随回鄞县。

    王之仁,待清使走后,对倪懋喜说:“语钱公,当具犒师之礼。”

    二十一日王之仁果然至鄞县,清使以为得计,不料被王之仁喝令士卒拿下,令其输万金以充饷,乃释之。

    此后不久,王之仁拥护鲁王,封武宁侯,其麾下两万余精锐,同方国安之兵,成为鲁王政权的抗清主力,浙东鲁王势力随与隆武政权并立。

    (本章大量资料来自顾诚先生的南明史,感谢shyion,丹水游侠的打赏,谢谢大家都支持,希望书友们多多评论,如果不出意外,五月份作者还每天多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