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7章 重商主义时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一国损失。

    这种“零和博弈”的观点,本身有很大的局限性,但在眼下这个资本累积的时代,无疑还是适用的。

    千余年来,中国在这种贸易中,都是只进不出,就是个大金窖、大银窖,一直都是世界贸易的赢家,而中国确实也做了几千年的世界中心。

    眼下西方的崛起和兴起的重商主义,无疑会对明朝形成挑战,而在世界贸易中,谁才是获利的一方,谁能完成资本的累积,就取决于今后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谁能持续保持贸易的顺差。

    放眼看去,现在能在这个游戏中玩一把,能在棋盘上落子的国家,除了大明之外,剩余的并不多,就只有兴起的英、法、荷、西、奥斯曼土耳其、莫卧儿这几个大国。

    如果再加几个,或许还没完成统一的神圣罗马和日本也还可以勉强算上一个。

    明朝要在这场博弈中,继续保持世界中心的位置,保持自己在贸易中的顺差。

    那么除了要保持茶叶、瓷器、丝绸等传统行业的优势,可以持续出口为明朝赚取白银之外,还需要有更多的手段,南洋的香料、蔗糖也可以成为明朝的主要商品,而有了商品,还需要庞大的市场。

    要做到这些,明朝就需要一支庞大的水师,来保护香料和甘蔗的产地,来护卫商船的航线,扩大市场和势力范围,一直保持自身的优势,才能从竞争中获胜。

    明朝的商船已经到了印度,那明朝的水师也需要到达那里。

    就如同郑成功预料的一样,一千二百吨级的圣菲利普号和另一艘千吨级的圣卡洛斯号向明军投降之后,明军水师并没有分给吕宋的意思,而是直接拖到了琼州船厂。

    有几年前那次对荷兰商船拆解的经验,这一次水师方面上告朝廷之后,工部立刻就派了大匠师和官员过来。

    这艘船如果在吕宋手中,不过是增加吕宋水师一时之力,但在明朝手中就不一样了。

    十二月底,工部右侍郎宋应升,便带着大批的匠师还有工部官员,从南京赶到琼州船厂。

    这里是明朝最大的造船工坊之一,每年都有近百艘海船下水,而且多是仿造荷兰人的商船,已经很少制造福船,广南海商下的订单,船场坐都做不过来。

    十二月的气候,北边已经覆盖一层白雪,但琼州依然温暖如秋。

    琼州经过十年的开发,虽然还有许多问题,比如黎汉之间的矛盾,但整体而言,还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初被安置于此的扬州人,一部分已经迁回扬州,不过大部分却都扎根于此。

    “宋大人,两艘巨舰都已经上了船台,工匠们将会把船只拆解,画好图纸之后,再装回来!”陪同宋应升的是四海商号的冯应升,扬州盐商出身,如今以成为广南商会的领头人之一。

    船厂只是四海号的一部分产业,他现在主要从事海外贸易,特意从广州赶来琼州陪同宋侍郎视察船厂。

    宋应升领着一群人,站在两艘被拖到旱地的大船旁,船身被搭起的船坞覆盖,可以遮风挡雨。

    他听着冯应昌的解说,看着船身上爬满了不少工匠,他们正将大舰上的木板,一块块的拆下来,然后堆在各处,显得井然有序,但他看见堆积如山的木材,不禁还是问道:“这么多木材堆积在一起,想要从新装回去,很难吧!”

    “确实如此,不过宋大人可以放心,拆之前,每快木板上都被标注了编号,每拆一部分,都有画师严格记录,就是一枚木钉,都不会错漏,只要有资料在,再装回去,绝对没有问题!”冯应昌自信道。

    他们之前就这样分解了一条荷兰船,为了把里面的结构弄清楚,记录的卷宗和图纸,整整堆了一间屋子。

    宋应升点了点头,拿起旁边一枚大钉子,上面果然写有编号。如果资料全的话,确实可以通过编号就知道它该钉在船的哪个位置。

    “好!记录要尽可能的详细,图纸画好后,要复制多份保存,一份送交南京工部,一份送到广州军器监,以免发生意外。”宋应升满意的点了点头。

    船只的肢解和重组,整个过程可以说非常复杂,耗费也多,但有朝廷的支持,这并不算什么问题。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月票,推荐,订阅)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