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诗歌里的名词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诗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身的不断膨胀,简单的语言和文字已经肩负不起诗人们的情绪和骚动,打破简单的概念而赋予文字语言更多的责任和内涵已是诗人们的一种艰辛和必然。古往今来,不少的文人墨者就为了文字、语言的发展作过艰辛的尝试和不朽的贡献。“春风又绿江南岸”里的“绿”除了本身的形容词和名词外,诗人还赋予它动词的责任,使得整个诗变得妙不可言、恰到好处,把诗人想表达的情感毫无保留地体现了出来,想用其他的语言文字翻译出原本的诗意很难做到。同样,现在诗歌里的名词将肩负起动词的责任,也会为我们的诗歌增光添彩。

    “我星星在一阵萧瑟秋风中”里的“星星”在诗句里有一种隐隐的动词之意“我”在星光下、“我”在“一阵萧瑟秋风”中,冰冷星星下的一种凄凉还要接受一阵萧瑟秋风的洗礼,它把作者悲凉孤独的心境与感受一托而出。这里的“星星”已不仅仅是星星,作者赋予它的是一个新的“使命”、一个很特殊的“使命”“路灯着街上的行人”比“在路灯下的街上行人”就更有味道多了“路灯”有一种“照射”街上行人的韵味,句子不但活了,意境也好多了,好象有那么一种拟人的味道“路灯”不只是路灯,而是要“路灯”在照射的那种特殊意味。“它阳光着自己亲爱的儿子——地球”其中的“阳光”就有着前面的“路灯”的特殊功效“河流起自己一腔的思念”里的“河流”又何尝不是的这样的呢?

    这样一来,诗歌里的名词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本能的概念,而成了概念后的一种延伸和继续,具有动词的寓意和功效,在不同的环境中赋予它不同的的含义,给我们的诗歌增添了不少的想象空间,也给诗歌概念的表达插上了一对飞翔翅膀。

    当然,对没有写过或者没有尝试过去读那样的诗的人来说,初次接触这样的诗有一种羞涩、生硬的感觉,但是,只要仔细品读或者知道这种事实的存在后,就不会有这样的尴尬了。尴尬是必然的,但不是一种结局,而是一种过程,一种必然的过程。

    人类的语言在社会的进程中不断进步和发展,字词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延伸和创造。“改革”一词在过去是一个单纯和孤僻的词语,而今该词的热度和意义广度是让人无发预料得到和想象得到的。就连“小姐”一词的含义和用词范围都远远大于从前“电脑”、“手机”、“地铁”等新词,应现实的需要如雨后春笋。我们诗歌也在无数次的蜕变后有它自身的不断要求,蜕变旧的语言的的确确是有点痛苦,是要经历一翻苦苦挣扎的,但是,源于祖先的足迹走出一道未来的路也将是一种发展的必然。

    让我们一同赋予诗歌名词新的使命吧,我们将会在诗歌里拓展出一个新的空间和领域!让我们摆脱现实语言中的束缚吧,我们的诗歌语言将更加的丰富多彩!让我们都学着尝试吧,一阵酸涩过后一定会品尝到最后的甘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